2024-10-19 03:07
中国网1月12日北京电1月11日,《乡村旅游绿皮书:中国乡村遗产旅游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以“乡村遗产旅游”为主题的研究报告。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下,北京联合大学发起组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与科研单位参与编写。
《乡村旅游绿皮书:中国乡村遗产旅游发展报告(2023)》是我国第一部以“乡村遗产旅游”为主题的研究报告,也是我国第一本关注乡村遗产旅游的研究报告。本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统筹乡村遗产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两个关键目标,以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统村落旅游为重点,全面阐释了乡村遗产旅游的概念与内涵,总结了我国乡村遗产旅游发展的成就,分析了制约乡村遗产旅游发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乡村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该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和典型案例三部分。总报告回顾了乡村遗产旅游发展的背景与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乡村遗产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乡村遗产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分报告中,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部分,重点阐释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与产品、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以及旅游形象建构和推广,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部分,重点探讨了乡村传统习俗旅游、乡村传统技艺旅游、乡村饮食文化旅游以及乡村传统节事活动旅游等;在传统村落旅杏宇游部分,重点梳理了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了传统村落的乡村民宿发展与主客交流情況、女性参与,基于大数据方式分析了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在典型案例部分,主要介绍了北京爨底下村乡村旅游发展案例、浙田稻鱼共生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北京门头沟京白梨栽培系统和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等的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相应对策。
《报告》认为,我国的乡村遗产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和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3部分,以文化和旅游部2006年开始分5批公布的15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涉及乡村文化的部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2012年开始分6批公布的8155个中国传统村落、农业农村部2012年开始分7批公布的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典型代表,这些遗产不仅是乡土中国发展的印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面乡村振兴的资源基础。
研究表明,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遗产旅游是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推进农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激活乡村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对于乡村遗产高水平保护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当前乡村遗产旅游发展进程和面临的问题,《报告》认为,应当着重做好7个方面工作:开展乡村遗产要素普查和旅游潜力分析;明确乡村遗产旅游定位和发展原则与路径;加强多部门协同,制定促进乡村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支持政策;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增强乡村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挖掘乡村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生态服务价值,借力科技手段促进乡村遗产旅游发展;加强相关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强化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等。
发布会后,参会人员就乡村遗产旅游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与问题召开了乡村遗产旅游发展研讨会。
Copyright © login_杏宇·(官方)代理招商直营平台 版权所有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