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传百年-报刊篇|《参考消息》: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2024-09-25 22:01

  杏宇传薪播火,致敬初心。《薪传百年》栏目以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为主要背景,围绕“党史与中国新闻业”这一主题,从新闻史里的经典人物与报刊出发,择取人物篇与报刊篇两部分,共温往昔印记,找寻历史榜样。

  《参考消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参考消息报社编辑出版,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是国内发行量第一、世界排名第五的报纸,拥有日均340万份的发行量。1956年《参考消息》筹备改版,重新设计报头,最终从鲁迅手迹中搜集了这四个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参考消息》是中国大陆仅有的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每日精选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评论,全方位、多视角报道国际国内新闻,为读者开启了看世界的窗口,开阔了视野,曾被称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开幕当天宣布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即新华社的前身。红中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抄收的电讯材料,编印内部参考资料,供苏区中央局和红军的高级领导参考决策。从 1931年11月到1934年10月,该刊物先后以《无线电材料》、《无线电日讯》等刊名在瑞金出版,每期油印四五十份。

  1934年10月以后,因为红军开始长征,出刊条件异常艰苦,抄收电讯工作继续,但刊物停出。1935年11月25日,红军到达陕北不久,由红中社编印的《无线电日讯》在瓦窑堡复刊。从此,该刊有了较大发展,内容不仅抄收的电讯,还抄收翻译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以及来自解放区的消息,逐步成为综合国内国际和敌我双方电讯的参考刊物。

  1938年年底,该刊改名为《今日新闻》。1940年3月10日,《今日新闻》从油印改为铅印,成为该刊印刷史上的较大飞跃。1942年12月1日,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合编的《参考消息》第一号在延安创刊,《今日新闻》改名为《参考消息》, 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现在。

  从1931年该刊物诞生到1949年建国,《参考消息》以提供“新闻情报”为己任, 为了解敌情、指挥战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初期,《参考消息》开始成为全面反映外部世界的综合性内部刊物, 是党内外高级领导干部获得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1957年后,《参考消息》改成报纸扩大发行,直到改革开放前,它不仅是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窗口, 也是中央传递特殊信息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后, 《参考消息》不断扩大发行范围,成为报业的常青树。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开国头几年, 《参考消息》一直是仅供党政军领导干部参阅的秘密级内部刊物。是领导干部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

  1957年后,《参考消息》改成报刊并扩大发行。为什么要扩大发行?同志给出的理由是“种牛痘”和“见世面”,这也是《参考消息》的办报宗旨。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最高国务会议和天津市党员干部会议上,同志曾说:“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 就是‘种牛痘’, 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他还多次强调:“我们的人要见世面, 要懂得外界的事情”;“要见世面, 要了解国际情况, 了解敌人的情况”;“要经风雨, 不要坐在暖室里头, 暖室里头长的是不牢固的”。

  《参考消息》稿件翻译自外电外报,忠实于原文事实和风格,追求“原汁原味”地反映原作者看法、立场,真正体现其特殊的“参考”意义。

  如果说国内其他报刊主要是“中国人看中国”和“中国人看世界”,那么《参考消息》就是“外国人看中国”和“外国人看世界”。

  自《参考消息》诞生以来,根据受众的不同和发行规模的大小,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从1931年11月7日《参考消息》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它作为内参刊物,从瑞金出发, 经延安, 到平山, 直到北平。18年的烽火岁月, 《参考消息》以提供“新闻情报”为己任, 为了解敌情、指挥战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考消息》就一直坚持出版,随着设备和人员的不断加强,能够抄收到的各国通讯社电讯越来越多。到1950年时,其发行量达到了2000份。

  新中国成立初期,《参考消息》选编范围扩大,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范围扩大到40多家, 开始成为全面反映外部世界的综合性内部刊物,是党内外高级领导干部获得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1953年3月1日,根据中宣部批准的关于改进《参考消息》的方案,《参考消息》分 成两种刊物出版。第一种定名为《参考消息》出版,以少量篇幅,要求精简迅速供领导同志参阅;第二种定名为《参考资料》出版,以较多篇幅,供有关业务部门及研究部门参阅及使用材料。分成两种刊物出版,既能迅速满足及时报道重要国际新闻和重要消息的要求,又能全面详尽地介绍国际动态,便于中央负责同志和中央各业务单位阅读和参考。

  1956年冬, 根据同志的倡议, 中央决定把《参考消息》的订阅范围由“党内外高级领导干部”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他们的党内外干部”。顺应发行量大增的形势,从1957年3月1日起《参考消息》改成报纸扩大发行,阅读范围扩大到县级干部,版面4开4版,发行量最初定为30-40万份。它选载各外国通讯社、台湾通迅社、各外国报刊、台湾香港报刊所发表的“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它们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或完全正确,这倡导了干部们必须善于“批判地”“有分析”地看待这些材料,便于党内外干部更多地了解国际时事, 特别是更多地了解敌人和朋友方面的情况。

  1958年9月,又指示:“要把《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扩大到全国的高等院校学生”。随后的年代里,《参考消息》发行范围不断扩大,发行量持续增加。到1979年4月,《参考消息》发行量创下了908万份的历史最高纪录。在那个封闭的年代里,《参考消息》不仅是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窗口,也是中央传递特殊信息的重要渠道。

  进入改革开放后,《参考消息》不断扩大发行范围,从一份内部发行的报纸逐步变成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1985年1月起,《参考消息》正式取消“内部刊物”字样。1998年1月起,《参考消息》开始上报摊亭,公开零售。如今, 在激烈竞争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参考消息》仍是中国传媒行业品牌的领军者。

  1956年11月,中央八届二中全会期间,倡议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12月18日,中央办公厅发出《中央关于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通知》。《通知》说,为了使我们的同志避免“在观察时事问题时的片面性和思想僵化现象”,党中央认为“有必要使我们的干部,及时地知道我们的敌人的情况和敌人的观点,以及我们朋友的那些与我们有所不同的观点”。也多次在党内高级干部会议上阐释了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好处,那就是要让干部群众“经风雨,见世面”,给大家“种牛痘”,增强“免疫力”。

  《参考消息》曾被同志称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将近百年的发展,它在中国近现代史的不同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以不同于一般报纸的独特报道内容和浓厚的参考特色, 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是中国拥有读者最多的日报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前,《参考消息》一直是仅供党政军领导干部参阅的秘密级内部刊物。艰苦的战争年代,无论情况多么复杂,新华社从未中断向提供情报的工作。当时油印的《参考消息》,纸张很粗糙,但是毛主席与许多中央负责同志都是一期一期认真阅读,从中获取敌对势力和国际时局的言论、观点和行动等消息,作为决策参考。这一时期的《参考消息》,推动了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华民族的崛起。

  建国后,在,周恩来等领导干部的支持改革下,《参考消息》的发行范围不断扩大,发行量持续增加。它让国人认识到世界对于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的看法,提高了国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参考消息》始终是中国人了解世界最重要的窗口之一。

  改革开放之后,《参考消息》进一步发展,在1985年后正式成为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公开发行后的《参考消息》选材更加宽泛,内容也有所变化,除保持其国际时事政治综合日报的独家特色之外,各方面的内容都有所增加,如科学、文化以及人们普遍有兴趣的新闻。有时也刊登漫画、照片及一些插图,大大丰富和活泼了版面。如今,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下,《参考消息》也不断进行改革优化,牢牢把握住受众,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好的体验。

  周恩来总理曾在接见外宾时说:“现在世界上有一种最好的报纸,就是我们的《参考消息》。”这或许是对《参考消息》最恰当的评价。

  [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