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很“City”

2024-09-02 10:50

  7月3日,一个欧洲旅行商考察团来到昆明官渡古镇,这里是他们云南踩线之旅的最后一站。登上回家的航班前,瑞士旅行商于格尔说:“Wish i could stay longer(希望能待更久一点)。”这是于格尔第3次来昆明,他希望能尽快开始第4次昆明之旅,因为他想体验的还有很多。

  2023年12月以来,中国陆续对11个欧洲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实行短期来华免签政策。为充分利用免签和便利化政策利好,推动欧洲赴华旅游市场加快复苏,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开展“百名欧洲国家旅行商来华踩线”活动。

  昆明石林景区、官渡古镇,杏宇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以及香格里拉普达措景区、松赞林寺……6月27日至7月3日,来自瑞士、奥地利、西班牙的18名旅行商来到云南,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昆明,于格尔等人探访“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在“大自然的雕塑博物馆”里感受险峻雄奇的喀斯特风光;走进古滇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官渡古镇,在古渡梨园滇剧花灯传习馆观看滇剧花灯,体验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参观云子博物馆,探寻非遗之美,感受烟火气满满的老昆明生活。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还与于格尔一行座谈交流,向他们推介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大世博片区生态科普旅游线路、阳宗海高原滨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条“黄金旅游线路”和“赏花季、避暑季、食菌季、观鸥季”四季游旅行方案,以及144小时过境免签等促进入境游相关政策。

  于格尔做云南定制旅游超过10年,他对昆明并不陌生。“2001年我第一次来昆明,2011年我又来昆明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这次来,我觉得昆明变化很大,比如官渡古镇就和十多年前很不一样。”他说,对瑞士游客来说,云南是非常美丽的旅游目的地。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后,从云南能方便地到达东南亚国家,从东南亚国家也能方便地来云南,对欧洲游客来说,这很有吸引力。

  瑞士旅行商帕特里克很认同于格尔的观点,帕特里克所在的旅行社业务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是他们亚洲业务的重点区域。他说,云南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今后会组织更多欧洲游客来旅游。奥地利旅行商李非斯觉得,云南气候好、动植物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些都是奥地利游客感兴趣的,此前他们主要组织奥地利游客到中国沿海城市游览,以后会把云南列入重点旅游路线。

  近期,“China Travel”火爆全球社交媒体,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0亿次,“City不City”成为热梗。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

  2019年1月1日起,昆明航空口岸正式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2023年以来,互免签证政策以及中国对多国的单向免签政策接连实施……“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让昆明入境游市场迎来良性循环。在去哪儿平台上,2024年上半年,外国旅客国内航线倍,昆明上榜外国旅客在中国乘飞机的热门目的地前十。

  一名从业26年的昆明资深外语导游说,免签政策对入境游的促进作用很明显,今年以来,作为昆明入境游主力的东南亚入境团迅猛增长,欧美入境团数量也持续增长。“我带的欧美游客主要走‘昆明—大理—香格里拉’这条传统旅游线路,也有一些人去到建水这样入境游非传统目的地。他们普遍满意度很高,觉得高铁很准时,酒店硬件很完善,旅行社组织得很好。”他说,但因为欧美游客对云南不熟悉,云南并不是他们初次来华的第一选择。

  今年6月,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5位生活在中国的外国自媒体达人来踩线,在海外社交平台实时分享他们的昆明之旅,为昆明旅游“种草”。爬上西山,感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到乃古石林徒步;探访轿子雪山;逛大观篆新农贸市场,感受浓浓的烟火气;去斗南花市看堆成山的鲜花;到文林街喝咖啡……昆明的多元文化让他们着迷,“谁都能在昆明找到有趣的事和地方。”他们说。

  不仅“有得玩”,还要“玩得好”,聚焦入境游客面临的支付等问题,昆明市正加快推动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高A级景区、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剧院等重点文旅场所实现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同时保障能够用现金支付兜底;推进增设外币兑换点等兑换设施;引导涉外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等加大对支付服务便利性的宣传力度,让入境游客体验更多元、便利的支付方式。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人士说,昆明市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用好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出适应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的产品,持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并用好免签政策,吸引更多入境游客来昆明赏花、避暑、食菌、观鸥,把昆明加快打造成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昆明日报 全媒体首席记者李思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