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图_四川地图全图_旅游地省

2024-08-30 23:21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杏宇平台长江上游,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截至2007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全省总面积是48.5万多平方公里。

  其中居住着彝族、藏族、回族、汉族、羌族等民族。“中国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族聚集区”、“最大的彝族聚集地”。省会成都。四川属中国西南内陆,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全省总面积48.5万多平方公里。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四川省有天台山、青城山、千佛山、四姑娘山、蒙顶山、峨眉山、白云山、凤凰山、夏衍山、西岭雪山、窦圌山等著名山峰。

  秀---峨眉山四川,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川西地区以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一个是川东地区(今川东地区和重庆地区)以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古称“巴蜀”,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大省,2008年末常住人口8138万人。周边同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接壤,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四川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是我国小麦、水稻、油菜籽、黄红麻、甘蔗、桑蚕、水果的重要产区。川西高原、山地分别为本处重要牧区和林区。盛产林特产竹子、白蜡及中药材川贝、麋香、虫草等,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

  九寨沟旅游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四川旅游中心的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四大空港之一,现有国内国际航线余条,可直飞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开通了到吉隆坡、莫斯科、伊尔库克茨、尼泊尔、加德满都、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直航包机。以成都为中心的宝成、成昆、成渝、达成等八条铁路干线横贯东西;成都至重庆、内江至自贡高速公路和成都至都江堰、德阳经成都至乐山大件公路、成都至九寨沟旅游环线已建成通车,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来川旅游交通十分便捷。省内主要城市和风景区国际直接电线个国家和地区。全省现有涉外旅游饭店140余家,其中星级的达百家;有国际国内旅行社190余家;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拔地而起,古老而神奇的巴蜀大地正张开她热情的怀抱,恭迎四方嘉宾来四川旅游观光。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和卧龙5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200多万年前,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四川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

  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等。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四川的气候复杂多变。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川东盆地。全省高原占地三分之二,面积约为三十六万平方公里,盆地仅占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川西包括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毗邻青藏高原的西部,俱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峡谷具垂直气候的特点,高原山区地高天寒,严冬时气温约为摄氏二度至零下二十度,且冬季长达五个半月之久。六月至九月是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是旱季。旱季午间气温可达摄氏三十二度。高原有六小时以上的日照。蓝天衬托青草绿树,景致优美。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川东盆地四面的山岭海拔一千至三千公尺,是阻挡冬季冷空气的天然屏障。盆地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等特点(成都气温会高达摄氏三十三度),夏季普遍长达四至五个月。全年云雾多、日照少,有云雾的阴天每年平均占二百天以上,冬雾尤甚。

  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2008年四川全省GDP总量为12506.3亿元,较2007年增长9.5%。其中,成都当之无愧占据第一位置,2008年GDP为3900.99亿元,增长12.1%。此外,排名第二到第九位的市州与2007年相比并无变化,分别是绵阳、德阳、宜宾、达州、南充、乐山、凉山和泸州。排名较2007年出现变化的市州共有6个,自贡和内江、巴中和雅安、甘孜和阿坝的位置分别出现了对调。 从GDP增速来看,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保持在14%~16%之间,增速最快的是凉山州,达到15.2%。由于受到地震影响,绵阳、德阳、广元的增速明显放缓至个位数,阿坝州则出现了35.7%的负增长。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定,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2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6.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90.1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350.0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61.9%和3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78元,增长9.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上年的19.3:44.2:36.5调整为18.9:46.3:34.8。

  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年粮食产量3500万吨,比上年增产108万吨,增长3.2%。其中:小麦产量563.8万吨,增长0.7%;水稻产量1511.8万吨,增长4.4%;玉米产量667.7万吨,增长4.7%;洋芋产量229.8万吨,增长8.1%;红苕产量344.7万吨,下降1.8%。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11946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39.3亿元,增长17.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81.2亿元,增长29.5%。

  消费品市场增长较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0.8亿元,增长19.6%。

  西周时、巴、蜀、苴、氐先民在嘉陵江、白龙江合台地上,建立奴隶制式国家“昔阝”春秋为古巴国故地。

  巴中近年越来越多的巴人遗迹被发现证明了该地是巴文化区,巴中的“巴”更是证明了与巴的密不可分。

  南充下属的县级市阆中市曾经短暂的做过巴国的首都,后来因为与广元地区的蜀国诸侯国“苴”相接,出于安全考虑巴国很快把首都迁移出去。

  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苴”,国的构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

  巴中近年来修建的巴人广场,便是依靠浓郁的本地巴文化得来。达州市宣汉罗家坝的巴国遗迹,证明了达州是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华阳国志》记载,当时巴蜀两国依嘉陵江天然屏障为两国边界。成都,蜀国的都城。

  蜀国开明王朝并在今广元分封王室成员在那里建立“苴”这个侯国,以便于沟通和华夏文明之间的联系。蜀国开明王朝十二世在绵阳通往广元的方向修建了“石牛古道”打通了通往华夏文明的道路。著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修建石牛道的故事,李白在《蜀道难》中提到。广元一直是巴国和蜀国的争夺地,虽然蜀国在广元地区建立了侯国“苴”,但“苴”国的构成主要是巴民族,故为巴文化区。

  自贡一带是蜀国的盐产地,盐使自贡、宜宾、内江和泸州一带成为蜀国的“私家重地”和沃野。德阳“三星堆”是蜀国的重要文明区域。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是彝族文化区,攀枝花虽现在汉族人口占多数,但该地区一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区域。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丰富的藏文化为主和部分羌文化为主。

友情链接: